close
斜杠青年來源於英文Slash,出自《紐約時報》專欄作傢麥瑞克 阿爾伯撰寫的書籍《雙重職業》,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 專一職業 的生活方式,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。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杠來區分,例如,張三,記者/演員/攝影師, 斜杠 便成瞭他們的代名詞。
這個小夥挺忙
斜杠青年有幾大特征,如 多重職業釋放天性 自我投資過上多元生活 斜杠青年的出現,一方面是當代多元化的社會給瞭他們機會;另一方面他們 愛折騰 有追求 的天性被激發。
薛雲生於1989年,山西呂梁人,在江西讀大學,2015年5月來甬生活。以前,他是個不大能閑得住的人,上大學時開過咖啡店、當過廣播主持人、做過網站主管駕校秘書,還從大二起就在學校從事全職行政工作,畢業後留校當助教 來寧波前,他生瞭一場大病,幾乎在生死邊緣徘徊。病好後,他開始對人生有瞭新的規劃: 以前夢想挺大,就想各種嘗試。現在狀態變瞭,放松一下,不著急,還是身體比較重要。
而在 身體重要 的前提下,薛雲還是在寧波開拓瞭如標題所列的 事業 。
A教插花
薛雲從小喜歡養花。他的很多愛好都被傢人 扼殺 ,但花藝沒有,因為他媽媽也喜歡。
2010年,薛雲去德國見瞭老師的朋友,看到對方熟練地用園子裡種的綠色植物做插花,十分自然美觀,一下被打動。回國後,他就開始學習插花並考出瞭初級花藝師資格證。
他說: 插花分很多種,韓式插花以花多漂亮為特色,中式、日式的插花講究人為塑造,創造美。我偏愛歐式自然系的插花,偏向自然美,往往葉子比花多。
薛雲在寧波開瞭一個名叫 鹿與少年 的工作室,教人插花,當起培訓師。
B教刺繡
工作室還有一個課程是刺繡。薛雲喜歡日本的刺子繡。
刺子繡在中國歸 直針繡 ,是女紅的基礎手藝。在藍佈上用白線描幾個幾何圖形,沒基礎的人也能繡得很漂亮。 薛雲介紹說,這是一種簡單而相對獨立的刺繡技術,在電視劇《瑯琊榜》的服飾裡也多有出現。課堂上,他會教零基礎的學員繡錢包、杯墊、抱枕、坐墊、抽繩袋,因為簡單、美觀,很受歡迎。
C心理咨詢師
薛雲本科學的是廣告專業,研究生讀的是心汽車音響喇叭改裝理學。
他在豆瓣上發起瞭一個 咖啡換故事 活動,主要以線下形式進行。他提供一杯咖啡,對方講一個故事。薛雲很開心的是,去年一年有50多位朋友到他工作室講瞭故事。 很多人其實已經遇到瞭心理問題,但不願意承認 。
薛雲不會跟他們講理論,而會幫他們找汽車高音喇叭原因。他善於聆聽,善於分析。
與此同時,他還會組織大傢做一些親子活動,參加工作室每周二的 客廳讀書會 ,或是去戶外遠足,包括鼓勵大傢學一些花藝。他認為: 花藝和心理學結合其實蠻時髦的,屬於 園藝治療 概念。
D四明山汽車喇叭改裝上種菜
最近,有檔綜藝節目《向往的生活》很火爆。在山裡圈片地,自己種花種菜,四季耕耘、收獲,羨煞城裡人。何不把向往化為現實呢?薛雲就這麼做瞭。
去年開始,他一邊在城裡租小房子住,一邊在四明山上購瞭套 別業 。地方離城有段距離,好在有個院子,可以讓他種瓜果蔬菜。
去年,他把重點放在改良土壤,施肥育苗上,今年準備種些可以吃的東西,請朋友攝影,做全程記錄,想來會很有意思。 果實可以吃,綠葉可以直接用來做插花的材料,一舉兩得。其實現在有很多人都喜歡在城郊安居。 薛雲說,他那房子附近也有不少年輕人,互為照應。
E微信編輯與活動策劃
值得一提的是,上述職業均為薛雲的業餘工作,他還有個正經職業是微信編輯加活動策劃。他受聘於一個文化單位,協助打造 文化寧波 微信公眾號。平時要編輯內容、策劃活動,也要出外勤。
因為喜歡戲劇,他還和朋友做瞭一個專門評戲論戲的公眾號 寧波有戲 ,在寧波市文化藝術研究院的指導下,為推進大市的文藝評論做貢獻。
A786D2DF914F98D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